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734【政策调整】(2 / 2)

费纯笑道:“只要巡检兵不烂掉,商贾卖粮就卖粮吧。巡检兵若是烂了,禁止粮食北运,反而导致商贾走私粮食更有利可图。而且,整个东北也没产多少粮,军粮还得从朝鲜、日本购买补充。”

赵瀚说道:“已经册封过的部落,可以尝试开放粮食贸易,出了问题再收紧就行了。”

户部尚书郭舜禹说:“陛下,还有一个棘手问题。今年组织的移民,最远只愿意到建州。更北边、更东边,他们就不走了。两个月前,一股移民差点闹出乱子,走到建州城东数里外,就死活不愿再上路。负责移民的官员,只能跟胡将军(胡定贵)商量,把那股移民就近安置在建州境内。”

“这个问题,确实很棘手,朕也在思考解决之法。”赵瀚感到很为难。

主要还是赵瀚治下的百姓,日子都过得太好了。除了遇到重大家庭变故,瞬间失去粮食和钱财之外,已经基本不会再饿死人,整天吃红薯也能勉强活下去。

既然在南方能过日子,为啥要移民到苦寒之地?

就算朝廷的移民政策再优渥,后世吉林省的西部和南部,也已到了移民们可以接受的极限。再继续往东和往北,抱歉,死也不去!

出了乱子,非但不敢镇压,移民官员还得哄着。

因为每一个运到东北的移民,朝廷都花费了大量银子。粗暴镇压倒是简单,事后必然被户部责难,因为伤害到户部的政绩和钱财。

赵瀚说道:“从安乐州到黑龙江都司,沿途必须有移民,以增加汉民的数量。这些地方,再次提高移民待遇。只要迁徙过去,二十年内不用缴纳赋税,每人能分得的土地也要增加。至于其他太偏远的地方,就不要迁徙良民过去了,改为迁徙囚犯强制移民。五年以上徒刑者,只要愿意做移民,不但可以赦免罪行,还能立即落户分田!”

郭舜禹拱手道:“陛下圣明!”

皇帝定下基调,今后的东北移民政策就确立了。

正常移民,最远只到赫图阿拉。

哈尔滨、长春等地,移民政策极为优待,二十年之内都不用交税。这里的汉人移民,将是黑龙江都司的统治核心。

更远的地方,全部进行罪犯移民。是罪犯移民,而不是流放!两者天差地别,流放的死亡率极高,罪犯移民却有妥善安置——朱元璋在东北搞移民,就安排了大量罪犯,偏远驿站的驿卒几乎全是罪犯。

这些罪犯,基本都是男人,想要讨老婆,就得跟土著沟通,娶当地的土著女子为妻。只要他们勤劳肯干,土著当然愿意嫁女,多给点粮食做嫁妆就行。

如此,还能促进东北地区的民族融合。

朝廷亲自下场,费力组织移民的政策,再持续几年就可以了。

接下来,让他们自然繁衍,两三代人之后,人口稠密起来,必然自发进行开拓。等把附近的荒山荒地开垦完毕,就是慢慢朝着“蛮夷之地”进发,不断的跟当地少数民族融合。

相信百年之后,汉人的影响力,至少能推进到黑龙江下游。

至于黑龙江中上游,恐怕还得让土司治理,一直到铁路和火车的出现。那些地方,实在太远了,落后的交通条件不允许。

阁部大臣们告退,详细策划明年的出兵和移民,这些细节不必劳皇帝费心。

离开之前,刑部尚书萧焕问道:“罗刹俘虏该如何处置,请陛下明示。”

“罪恶滔天,全部斩立决!”

说着,赵瀚又补充一句:“那个罗刹首领哈巴罗夫,把他带过来,朕要亲自见一见。”

召见哥萨克头目,当然是想打听关于俄罗斯的消息。

很多东西,下面的人也不知该咋问,赵瀚也跟刑部官员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