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千四百四十二章 顿悟!(2 / 2)

是阻力太大还是不懂这些?

“暂时先别跟他们谈。”关荫留了个心眼儿。

快到城区的时候,又一片农田被占用。

关荫停车在路边看一眼,“凉城影视文化集团建设工程”和“凉城第一工程建设总公司第一部”的横幅打的很漂亮。

来去的车辆只要有人开车都能看得见的。

“这东西,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吧?”关荫看看路边被推倒的水泥石碑无奈了。

凉城地太少,建设用地更少的厉害。

可这不是占用耕地的原因啊。

“这是尝试着突破底线的行为。”关荫又给那帮人记了一笔账。

你往两边山上看,多花一点钱就能在山脚下开辟出建筑用地来。

可山上黑黢黢的连灯光都没有。

这不是企业或者团体没能力拉起小型经济聚居小区,而是根本不想多花钱踏踏实实从带动发展的方向看问题。

“为了节省钱,有人真是明晃晃喊着快来杀他们的脑袋,这种人,不收拾真是对不起他们的‘好意’了还。”关荫打开手机地图标注好位置,这件事不能小打小闹地办了。

车进城,关荫再没找什么麻烦。

不是没有麻烦了,而是城市建设有时候没法苛责太多的。

不过,新型生活垃圾处理中心怎么在凉城建立分场了呢?

不是说了让在大城市周边建设吗?

又一个占用大量土地的案例。

关荫想一下也为知府同知头疼。

有些建筑用地不批准吧,经济发展不起来。

可一旦打开这个口子那就不是一天两天能遏制的事情。

“还是要向山上要空间,山城的发展,难道能到处找平地吗?凉城的基础建设还是太差,建设实力还是很弱的,看来给凉城没要太多工厂是明智的选择。”关荫挠下头,他不是光找问题不帮忙想解决办法的公蜘。

凉城该怎么发展?

“算来算去还得是一个字,路。”关荫很清楚,四面八方都有工业基础,凉城想发展,完全可以把这些优势整合下,这就需要在交通上大做文章。

问题又来了。

缺钱。

既然没那个实力,还怎么把交通发展起来?

这简直是一个死循环。

那凭他的地位能争取到一些支持吗?

关荫一想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凉城是他家乡,可凉城发展不能光靠他。

“还是有很多人意识不到合作的重要性,命令天天发,要求年年说,就是看不到好处。”关荫想起了方先生对一些地方的评价,太贪婪,却无能,索性混,“既想把什么好处都自己占据到,又没能力把哪怕一项发展起来,于是PPT看成绩,谁的文字工作做得好,谁的美梦吹得响,谁就是能人。一个接一个规划师傅走了,当地的发展却没丝毫的新进展,一年推一年,凉城光在城区修建了多少栋高楼,吸引了几家吃红利的公司,群众的钱包却没能鼓起来。”

怎么解?

关荫只能想到自己的老手艺。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棍子打人有时候太疼,打多了还不顶鸟用,那就得打一顿之后再教他们咋发展。”关荫想想手里的几十个关于发展的剧本,一时间竟懂了,他的剧本现在大多数还没能逃脱美好猜想的范畴。

举个例子说,对扶贫工作和脱贫工作的宣传的电视剧,他还是在用文化界常用的、现实中的确最经常出现的艺人负责一个村一村脱贫就是大功告成的套路。

故事比别人的真实,却替代不了套路的重复化。

“应该把这项工作投入到一个系统里面的,而不能单列地看待这个大问题。”关荫立马记笔记。

今晚出这门算是有了不小的收获了。

“正如我们整个国家的发展,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有最大的作用一般,一个村,一个乡,乃至一个县的脱贫,不应该只是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的努力,而也应当有区域乃至国家的全部行业的发展带动,这本就是一个巨大蓝图,何必要加工产生剧本?扶贫,本就不该只是一个村一个乡的一时的成就,而应该是大江大河里的点点滴滴,沧海一粟方显海之大,但也更显这一粟的珍贵,”关荫先自问,“难道波澜壮阔中显不出参与者们的伟大吗?”

还是他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