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7章 金身鲤鱼(1 / 2)

第157章 金身鲤鱼

这时老大老二老三都拿起了筷子,准备吃鱼。

刘先生也拿起了筷子,他拿起筷子后,先看看大儿子,又看看二儿子和三儿子,那眼神好像在说:这不是一般的鱼,千万不能轻举妄动,我吃哪里,你们就跟着吃哪里,我不动的地方你们也不能动。

三个儿子都读懂了父亲的意思,认真仔细地跟在父亲的筷子后面吃鱼。很快,一条鱼就被爷儿四个吃完了,连鱼尾都吃掉了,只剩下一个鱼头。刘先生吩咐,把剩下的鱼头端到厨房去,刘先生没有说剩下的鱼头给三妯娌吃,也没有说把鱼头倒掉。

三妯娌一直在厨房候着,就等老公爹请她们过去吃风水鱼呢,没有想到等来的却只是一个剩鱼头。爷儿四个居然把那条鱼吃光了,一口鱼肉都没有给她们留。

三妯娌特别生气,谁也不肯去吃那剩下的鱼头。若是一条普通的鱼,三妯娌也不会生气,要知道,这是一条风水鱼呀!他们怎么能不给自己留一点呢?福气让他们爷儿四个占了,难道她们就不算这个家里的人吗?

三个妯娌闷在厨房,一个个怒气冲冲,偏巧,这个时候来了一个要饭的妇人,大嫂就把那个剩下的鱼头给了要饭的。

第二天早上,刘先生问三妯娌,剩下的那个鱼头你们谁吃了?三妯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说谁也没有吃,给要饭的了。

刘先生听罢长叹了一口气,说:“我说咱们家的人没有福气吧,你们还不信,现在,白白让风水流去了人家。”

三兄弟觉得奇怪,就问刘先生是怎么回事。刘先生说:“那条鱼,最聚风水的地方就是鱼头,这是天机,不可泄露,愿意吃这只剩鱼头的人来年必生贵子。”说完,老先生转身回屋了。

三妯娌站那里,听得目瞪口呆,都觉得自己的心胸太狭窄了,因为风水鱼身上的福气没有让自己占到,所以才赌气不吃剩鱼头,谁知玄机都在剩鱼头上……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说那个要饭的妇人。她吃了那个鱼头以后,不久就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后来她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推翻元朝的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因为家贫,他的母亲经常讨饭,在这之前,朱元璋的母亲已经生了三个儿子了,朱元璋排行老四。

“你说这什么意思?”

大小姐又是秀眉一蹙,眼眸流转看向我:“难不成你想叫我和女人一样,去什么地方找条鱼儿来吃?”

我点点头:“没错。”

其实故事里的鱼,本就是一个风水上的说法。

这说法怎么来的呢?

我给大小姐解释:“故事里的鲤鱼是从水田打捞起来的,而水田本来是种稻子的地方,可以有虾有蟹有黄鳝,就是不能有鱼。”

“因为水田水浅,鱼儿在里面活不下去。”

“一般下大雨时,有鱼儿从别的地方被冲到水田里,鱼儿们也会很快逃命似的从水田游走不会多呆,时间久了它们会死,因为鱼儿根本没办法在稻田活下去。”

“普通的青鱼都如此,何况鲤鱼。”

“可一旦能从水田里捞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那鱼儿一定不同凡响。因为普通的鱼儿是没办法在浅水里长期生活的。”

“除非这鱼儿是从别的地方来的。”

“古书上有个说法,叫龙游浅水遭虾戏。”

“古代的龙经常出没,也经常犯错误被上天惩罚。于是落难的龙为了避免被虾兵蟹将们欺负,就变成金身鲤鱼藏在稻田里。”

“一旦有人捉到它们吃了,这个人正好又是一个女人话,以后一定会生出个有出息的儿子,这朱元璋后来不就当了明朝的开国皇帝了嘛?大小姐你如果能找到一条同样的鲤鱼吃了,以后生的孩子,不说一定当皇帝,也大有一番作为。”

“是不是真的?”

大小姐一听,半信半疑:“如果真有这么好的事,也未尝不可。就怕传说不可尽信。即使这传说是真的,我去哪儿找一位和故事里的刘姓先生一样的风水师,请他帮我点穴寻龙,找到这金龙降身变成的鲤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