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3章 生意经(2 / 2)


“五福,村里的小媳妇是不是喜欢戴着木簪子?”

李海棠喝一口酸梅汤,里面的几样材料,是她自己调制。

最近胃口不好,吃东西量少,她用酸梅汤给自己开胃。

五福比半个多月前,瘦一大圈,每日敷面膜,肤质有明显改善。

这也是五福嫂子大闹的缘由之一,她觉得家里过得太好,自己却占不到便宜,心里不平衡。

极品就是这样,总认为别人的就是自己的,盯着五福手里的百十个铜板,时刻准备独吞。

“是啊,银簪太贵重,只有村里条件好的人家才有。”

铁牛哥给村花送聘礼,有一根二两的银簪,上面刻着花纹。村花日日戴出门炫耀,恨不得让全村人都知道。

五福洗衣服碰见村花几次,同村的丫头们围着,挨个看那根银簪。

二两银子,条件稍微好的人家不是出不起,却没人给未来的媳妇买这个。

给点聘礼银子,布料,茶果,几只老母鸡,就能换来一个媳妇了。

“我大哥娶我嫂子,额外还给送了一对银丁香耳坠子。”

就那耳坠子,花费足足半两银子,家里没有别的收入,要攒上个一年半载。

木头簪子就简单多了,十文钱八文钱一个,打磨光滑都不需要花纹,戴着丢了坏了,也不至于太心疼。

李海棠也观察过,年轻的小娘子爱俏,上了年纪的妇人,多半还是喜欢木簪,看起来稳重些。

铺子想赚钱,最好形成流水作业的模式,加大生产量。

马碧荷和何月秀手里,都有一大笔的私房银子,足够开至少十几家铺子。

“夫人,现在开铺子,生意不能好吧?”

大街上至少有少一半的铺面关门大吉,有的挂着出兑,迟迟无人问津。

边城乱糟糟的,百姓们朝不保夕,除去米面油盐,谁还有心情想别的啊。

“你以为开铺子那么简单,说开就开啊?”

李海棠用手点了点五福的额角,她是想,趁着现在铺面不好出手,压低价钱,购入两个位置好的。

这个算是她的私产,她对大齐将士有信心,早晚会把蛮子赶回到泗水城去。

到时候边城会更加繁华,无论自己做生意或者赁出去,怎么都不赔钱。

三人合伙做生意,就得找人管理,辛苦一些,一间铺子赚得的银钱有限,必须走连锁店的模式,扩大知名度,遍地开花。

五福听得晕乎乎,脑子不够用,反正夫人说什么都对。

“别以为珠宝银楼才赚钱,投入大,出产慢,弊端多。”

而且,能买得起珠宝首饰的人,毕竟是少数,而平价小饰品,用数量战胜一切,还能给那些闲在家里的妇人们提供个赚钱的路子。

尤其是被婆婆磋磨,饱受欺凌的女子,能赚钱,地位提高,婆家也不敢随便的使眼色。

李海棠揉了揉额角,铺子还没开,她想得真长远。都说孕期智商降低,她傻了三个月,发觉自己机灵劲儿,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