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麟儿_85(1 / 2)





  这倒是不曾……正如先前所说,只是一直没来由地有些不安而已。

  少年苦笑道,之所以深夜请五皇叔前来相议,也是想藉此厘清思绪……说实话,要真是孤多心也就罢了;可若真有了什么万一,孤便万死难辞其咎了。

  太子言重了。

  太子侄儿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他这个做长辈的,自也不好再用一句多休息宽宽心就没事了来打发对方。尤其上回梁王的案子,也是因圣人的不安才寻到契机及时阻止的;故萧瑜踌躇半晌,还是配合着对方思考起了可能的变数。

  真说起来,圣人御驾亲征,朝中军力被抽调不少、几位重臣也随军去了前线,若有人真生出了不臣之心,确实不失为动手的大好良机。

  顿了顿,不过动了手是一回事、如何收场又是另一回事──且不说太子手握虎符,随时可以调动太子卫队和留守禁军平乱;在圣人随时有可能率军回銮的情况下,就算侥幸宫变成功,也不过是多过了几天做皇帝的瘾而已。

  确实……若无法威胁到父皇,所谓的政变也不过就是场笑话而已。

  以征北军之势,就算有人私通北雁,在战场上留下帝王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至于买通帝王身边人进行刺杀、甚至策反随军将领……对方要真有如此能耐,便只能说是己方轻忽大意、疏漏无能了。

  而不论萧宸或萧瑜,都不认为如今正剑指燕京的帝王会犯下如此可笑的错误。

  若换作是臣,与其大张旗鼓地搞什么政变,还不如趁隙离间太子和圣人。

  相对于军事,萧瑜在政治方面的敏锐度无疑要高上许多,语气一转便又抛出了另一种可能,说句难听的:为君者,少有不猜忌多疑的。无论用上什么手段,只要成功让圣人相信太子生了异心,对方在这夺嫡之争上便已赢了大半。

  ……不会的。

  虽知五皇叔此言不过是单纯的推断、假设,萧宸仍听得心下一紧,忙连连摇头、大加否定了这种可能性:

  父皇知我,又怎会看不出旁人的栽赃嫁祸?

  可若动手的,当真是太子手下的人呢?

  五皇叔此言何意?

  莫忘了……太子肩负着的,可不光只是自身的荣辱、还有背后那些太子党人的荣华富贵。若太子管住了自己,却管不住这些人……真出了什么状况,可就百口莫辩了。

  这番话与其说是萧瑜的推测,不如说是他这些年来苦苦周旋在皇帝兄长和不省心的外家间留下的血泪教训──他从来无心帝位,舅舅和表兄弟们却总是时不时便要折腾、蹦跶一回,让他想安安静静地做个闲王都难,故说着说着,便忍不住有感而发了。

  但这番话,也确实提醒了萧宸。

  要说让人不省心的外家,他此前不也经历过一遭?如非楼孟允本身难成气候、楼家又仍有外公镇着,事情会演变成什么样还不好说……尤其他手底下跟着的人越来越多,难保不会有自作主张、假他名义胡作非为的。若这些人真生了异心钻了空子、对父皇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举动……就算父皇最终不予追究,萧宸也很难原谅自己。

  这点……倒真是孤疏忽了。

  呃、臣只是有感而发、兼且提出一些可能性而已,可不见得真会发生……太子听听便罢,莫要过虑了。

  不,五皇叔提醒得很对──纵使孤问心无愧,也难保手下人不会因尝到了权力滋味而生出别样心思。既然察觉了这种可能性,自然得仔细防备一番;如若不然,孤又如何对得起父皇如此信任倚重?

  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