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麟儿_70(1 / 2)





  萧宸虽早早便由潜龙卫递来的消息中知晓了父皇对那位梁皇叔抱持的疑心,却还是直到此刻才真正掌握到了两者确有关连的线索……当下半是怀疑半是好奇地又自盯了眼前的花押好一阵,随即由父皇提示过的山形意识到了什么,清美面容因而带上了几分钦佩与恍然:

  原来──这竟是努伊尔山!

  努伊尔山位处西凉境内,声名虽远逊于西凉圣山帕依拉,却有着仙女山的别名。而梁王萧璜的生母姓李、名唤仙儿,西凉语的称呼也正是努伊尔。会费上这么多功夫将努伊尔之名隐藏在花押里的,可以说舍梁王之外再无他人。

  不错。

  见爱儿想通了之间的关节,萧琰赞许地一个颔首,其实第三项的笔锋轻重,在父皇看来也是再明白不过的证据──老四写字一向有如刻字一般,在笔锋转折处总是扭得十分生硬,向上挑勾起的时候也总欠了几分轻灵。虽然他后来努力改善了这些,写得急的时候却仍难免会露出点老毛病。而花押讲求一气呵成,自然更将这些小地方暴露得彻底。

  即便如此,若非父皇明察秋毫,只怕孩儿还真要将这样明显的证据错放过了。

  萧宸此语并非恭维,而是当真对父皇佩服到了极点──虽然他一向如此──一双凤眸更明亮得好似有无数星子散布其间;以至于当他兴冲冲地回过头时,猝不及防的帝王还让爱儿写满了崇拜的眸光整得心头一跳,既有些源于自得的飘飘然,又有些莫名的心虚和罪恶感……

  尤其,在想到自个儿今儿个刚由孙元清处得着的某些用具之后。

  不过他惯会掩饰,当下也不曾露出什么异色,只是含笑吻了吻爱儿眉角,称赞道:

  可父皇一提点,你不也马上便想到了么?这些便是来自于平时的积累,也是你日后需得努力的方向……宸儿在这方面的悟性一向极好,所需的也就只是经验而已。

  嗯。

  明白父皇的意思,少年神色认真地一声应过,随即眸光一转,有些好奇地又问:

  有这些当作证据,就能够处置梁皇叔了么?

  ……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处不处置,其实也就是父皇的一句话而已。

  萧琰有心借机指点爱儿,便没直言应答,而是先说出了这么个听似粗暴、却也再真切不过的道理,然后才语气一转,接续着补充道:

  只是想不想处置是一回事,能不能处置又是另一回事……这个能不能,包含的不光是实际执行的能力,还有处置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后续可能带来的种种影响,以及其他会造成阻拦的外在因素。比如上辈子,朕虽恨不得将所有陷你于死地的人全都千刀万剐、凌迟处死,可到头来,真正丢了性命的,也只有小楼氏和萧宇等首恶而已。尤有甚者,即使这已是朕的底线、是朕心底一再退让后的结果,仍有无数人为此上书劝谏……所以这能不能三字听似简单,实则却是为君者最大的难题──宸儿明白么?

  明白。所以处不处置梁皇叔,问题不在于证据齐不齐全,而在于父皇有多大的决心、又愿意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就算证据不足,若父皇真铁了心要将他除去,仍旧可以视情况罗织罪名,或者像前生处置高氏那样让他直接病故吧。

  宫中所谓的病故,真正死于病者还不到一半,其余则多是遭人算计毒害或其他不明不白的死法,只是一概用病故二字粉饰太平而已。高氏前生会病故,便是萧琰欲置其于死地,可当时的情况并不容许他光明正大地出手,这才只得剑走偏锋、使了手段让高氏暴病而亡。

  萧宸举的这个例子与梁王的事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故萧琰闻言当即点了点头,目露赞许:

  正是如此。不过即使剑走偏锋,也得有一个度在。如果事事都顺心随性而为,不去考虑这么做带来的影响,就是再英明的帝王也会因此渐渐变得专断独行、妄自尊大。再加上很多时候,一个人受自身经历、见识和性格的影响,对事情的态度和判断难免会有所偏颇。若总一意孤行不进人言,难保不会因此错判,甚至犯下无可挽回的过错。

  但若顾虑得太多,也很容易当断不断、反受其害,对么?

  是啊。

  想到前生的事和萧璜这趟成功避开了他耳目的算计,帝王微微苦笑了下。

  朕这辈子虽因你的提点躲过了被朝臣看透、拿捏住的下场,却也因为日子过得太过顺利而失了防备,以至于让萧璜偷了空、酿成了这场春汛大祸……好在你行事一向谨慎,朕也因那场梦而及时警醒,这才不至于真让他搅出什么风雨来。

  父皇是如何疑心到梁皇叔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