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073章(1 / 2)





  第073章

  窝头没考上啊!

  不单单是乡试没中, 连带后来他被闵秀才拖着一起去了省学那边,在入学考试的时候,就被刷了下来。

  闵秀才倒是考上了,确切的说, 绝大多数的一等秀才都能被省学录取, 嫌少有拒绝的。但其他秀才就不同了, 反正会有个简单的入学考试, 倒是不用正襟危坐的去课堂上写卷子, 而是一般由某位先生出面考校几题, 觉得可以就能入学。

  可惜,显然省学的先生认为窝头不可以。

  又因为省学是寄宿制度的, 每旬都能休息一天,但平常必须是住在省学里头的, 闵秀才将窝头送回老魏家, 又向魏家人道了谢后,当天就搬了出去。

  那速度之快, 简直就跟逃难有的一拼。

  换个心思敏感的人,保不准就要多想了, 毕竟闵秀才先前跟老魏家处得还不错,哪怕说了之后要去学堂里,但也不至于这般火急火燎的。

  然而, 魏家人啊, 就没一个是心思敏感的。

  事实上, 大家的重点都放在了窝头又没考上这个事儿上。

  杨冬燕可心疼了,搂着窝头心肝宝儿的喊了一通, 直到省学的先生太过分了, 多好的窝头啊, 咋就忍心不同意入学呢?

  “省学的先生了不起啊!咱们不稀罕!”杨冬燕很是气恼的总结道。

  可窝头听了这话,却一脸慎重的点了点头:“省学的先生确实很了不起的,尤其是负责入学考校的,都是举人呢!”

  这听着是挺了不起的。

  问题是这都考上举人了,不去当官反而跑去当教书匠→_→

  如果真想抨击某个人,那完全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抨击,这找优点难,找缺点还不容易?再不济,鸡蛋里挑骨头不懂?

  好在,杨冬燕多少还是有点儿理智的,或者说,她已经有了前车之鉴。

  上辈子呀,她就是这般无脑护着大小孙子的,像大孙子刘修倒也罢了,他是王府世子,身上的担子非常重,哪怕再怎么有亲祖母护着,他老子真想收拾他,还是很容易的。

  可小孙子刘侾就不同了。

  杨冬燕记得清清楚楚,当年刘侾不肯去上族学,她就陪着一哭二闹三上吊,逼着倒霉儿子松口答应。

  不想上学,那就不去。

  不想写功课,那就不写。

  不想早起练骑射,那就不练。

  多么感天动地的祖孙情啊!

  问题是,刘侾现如今成了啥样儿?在省城贡院外头的街道上策马飞奔,糊了她一脸尘土!

  哪怕事情已经过去整整一天了,但是对于杨冬燕而言,这事儿啊……

  它过不去!!

  刘侾就是前车之鉴,她以后可不能再怎么惯着孙子了。也因此,她勉强忍住了诋毁省学的先生,只道让窝头继续努力进学,总有一天会叫人刮目相看的。

  窝头听进去了,他倒也不着急考学,而是打算静下来心好生复习几天。

  其实,自打乡试结束后,他就一直跟着家里人东跑西窜的,累倒是不累,但不得不说,这段时日确实没能好生复习功课。偏这功课嘛,本来就是不进则退的,他有段日子没能好好进学,还指望能超常发挥不成?

  横竖省城里的书院多得很,这家不成就换一家。

  也是从这一天起,窝头就开始埋头用功起来,他清楚自己的优势。比起那些身上有家庭拖累的读书人,他的优势是相当明显的,兴许是比不上那些富贵人家,但起码他家的生计完全不需要他来操心,他所要做的,也就仅仅是用功苦读而已。

  结果,读了没几天,闵秀才又匆匆上门来,说有要紧事儿找窝头。

  杨冬燕本来正在看猪崽花式折腾猪小妹,到了这会儿,她自然是明白猪崽在搞啥了,无非就是担心自己的口粮被克扣了,于是抢先一步冲着她那可怜无助又肥胖的妹妹下了手。

  她正瞧着高兴呢,院门被敲响了。

  这就很稀罕了,老魏家在省城压根就没熟人,今个儿外头又是阴雨绵绵的,咋会有人来敲门呢?

  杨冬燕走过来开了门,见是闵秀才,还微微一愣,随后就听闵秀才说他要找窝头。

  “进来呗,他在东厢呢,你进去跟他说呗。”

  年轻人的时候,杨冬燕不并不打算插手,哪怕窝头和闵秀才瞧着并不像是同辈人,可那也没办法,窝头的同龄人只怕都在头疼童生试呢。

  倒是方氏听到了动静,从灶屋里探出头去,见是闵秀才,面上露出了不太高兴的表情来。

  同样在灶屋里忙活的小杨氏瞧见了,扭头问她咋了。

  方氏是心里有些不痛快,自己儿子虽然考上了秀才,可人家闵秀才却是一等的廪生。然后就是考省学,对方考上了,自己儿子却没考上,又想着这段时间家里确实是一团忙乱,就后悔应该压着窝头先好好复习一下,再去省学试试看,而不是毫无准备的就被人拖着去了。

  其实倒也谈不上怨念,只是心里略微有那么一点点的不舒坦。

  不过这话,方氏没同小杨氏说,毕竟小杨氏那个脑子哟,她怕自己一个没表达清楚,造成误会就不好了。

  “没事儿,就是瞧着这下雨天的,窝头要是跟着跑出去一趟,他脚上那双刚换上的新鞋又该毁了。”

  小杨氏听了这话,顿时笑开了:“你这算啥呢!好歹窝头不会主动往水洼里头跳。哎哟你是不知道,猪崽那是什么毛病,每次一到下雨天,看到院子里有积水,就忍不住往里头跳,怎么说都不听!”

  方氏一直注意着院子里的动静,确切的说,是从灶屋这边看窝头那屋,结果……

  她转过头来,一脸冷漠的看着小杨氏,在小杨氏心里发毛就快忍不住发问前,她道:“猪崽在院子里跳水坑,还拽着她妹一起跳,然后她妹摔了。”

  小杨氏一口气差点儿没喘上来,等稍微缓了一些后,赶紧从灶屋里冲出去,随后就看到了悲壮的一幕。

  猪崽跳水洼最多也就是脏了鞋子湿了裤脚,可猪小妹真的不行啊!她懒是其一,毕竟先前就很少运动,可最重要的还是年纪小和腿短,在猪崽的带领下,她鼓起勇气往前一跳……

  跳是跳起来了,就是落地时重心一个不稳,屁股着地,直接给摔懵了。

  “你你你……”小杨氏看着大半个身子都落在水洼里的猪小妹,再看看傻站在一旁的猪崽,她整个人都不好了。

  就在此时,窝头和闵秀才从东厢里走了出来,看到这一幕,俩人齐刷刷的沉默了。

  还是窝头先开了口:“奶!快给我一把油纸伞,我要去一趟省学!”

  “去省学干啥?”杨冬燕听着窝头说话的口气有些着急,当下就不管院子里那俩傻孙女了,转身给窝头拿油纸伞去了,“要我陪你一道儿去不?咋还背上书奁了?”

  窝头犹豫了一下,他正处于那种思想上想成为大人,但年岁上又确实是小孩的阶段。尤其自从他考上秀才后,周遭一下子没了同龄人,因此他是愈发的想要显示自己已经长大了。

  ……但又确实希望他奶陪着一起去。

  没等窝头想好,闵秀才帮他决定了:“魏老太太一起去也好,有些事情转述起来难免会漏掉一些,正需要个见过世面的人帮着魏承嗣掌掌眼。”

  杨冬燕一下子就来劲儿了,对嘛,她就是那个见过世面的人!

  可不是见过世面了?她上辈子哟,那是连皇上、皇后、太后都见了,就连已故的先帝,她也是认识的呢!

  当下,杨冬燕兴冲冲的跟着一道儿去了。

  也就是眨眼功夫,祖孙俩并闵秀才,就一起出了摆设用的二门,又走出了前头的正门,消失在了外头的街道上。

  直到这会儿,方氏才从一脸茫然的从灶屋里出来:“说啥了?窝头跟着闵秀才走也罢了,怎么咱们娘也跟着去了?”

  因为距离的缘故,方氏倒是目睹了全程,却没怎么听到他们之间的对话。小杨氏倒是听了个一清二楚,但是她这会儿不想开口说话。

  ……她只想打猪崽。

  猪小妹啊,原先得是多乖的一娃儿啊!打小就不爱哭不爱闹,随便给她找个地儿,她就能瞬间入睡,养起来可省事儿了。

  结果呢?

  “猪崽,你看看我。”小杨氏带着痛心疾首的表情走近了猪崽,“你抬头看着我!”

  猪崽看了呀,她也抬头了呀,随后她忍不住双腿原地往上一蹦,紧接着“啪”的一下稳稳的落在了水洼里,溅了跟前的小杨氏半身雨水。

  小杨氏一脸的狰狞,方氏也不问了,横竖自己婆婆也不能把窝头给卖了,她只转身又进了灶屋,满脸的不忍心看。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多数情况下,就没有一顿收拾不成的。假如真的碰上了,那就两顿、三顿,多收拾几顿,熊孩子就熊不起来了。

  不过,小杨氏不走寻常路,她将猪小妹从水洼中间拯救了出来,随后一脸恶狠狠的冲着猪崽道:“饿着!你今个儿就给我饿着!别想吃饭!”

  猪崽:……

  “奶!!!”猪崽发出了一声凄惨绝伦的叫声,随后她就发现了一件更惨的事情。

  她奶不见了。

  完了,这下真完了!

  **

  杨冬燕可不知道她的宝贝孙女在家里痛哭流涕的找她,她这会儿满心满眼都只有她的金孙孙。

  偏心眼儿石锤了!

  就在方才,闵秀才大概的解释了一下事情的原委。

  大概就是先前窝头没能被省学录取,其中一方面的缘由在于,省学这边是有人数限定的。这也很容易理解,省学所有的一应费用皆是由朝廷出的,包括学费、住宿费、书本笔墨纸砚等等,甚至每回月考成绩出众者,还有银钱作为奖励。

  在这种情况下,省学在一众学子心目中就是最好的去处,哪怕是家里不差钱的,也会被省学的进学氛围所吸引。

  也因此,每年院试之后,省学这边就会被新晋的秀才挤破门槛。

  但有个很现实的问题,童生试每年都有的,且每年录取的秀才都是有定数的,虽然不一定每年都一样,但大概的数目还是差不多的。可乡试却是三年一届的,每次考上举人的数目,远远比不上秀才的通过率。

  简单地说,省学这边离开的少,想进入的却很多。

  这才有了入学考核。

  可今年的情况又有些复杂,因为多了个乡试。

  “我原先并不知道院试放榜之后,就有人去省学接受入学考核了,他们根本就不等乡试结束。还有一些人是考完了乡试后,自知考中无望,也赶着去了。”闵秀才苦笑一声,是他没打听清楚,还道是左右不差这么几天,就一气等到了乡试放榜之后,结果却叫别人占了先。

  省学的先生根本就不知道有多少秀才会过来求学,毕竟有一些人是宁可去县学、府学的。也因此,觉得对方条件不错,先生就会将其录取,这就导致了越到后面,考核也就越严格。

  “那这回是因为啥?”杨冬燕就很纳罕,因为闵秀才特地往老魏家跑这一趟,为的就是喊窝头再去省学试试看。

  既然是试试看,就代表还有名额?

  “有人被退学了。”闵秀才先简单的说了结果,而后才解释道,“省学的规矩很严格,包括迟到早退、无故旷课,还有连续三次月考排名最末等等。反正一旦触犯后,就会立刻被退学。这时,名额就会被空出来,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魏承嗣。”

  杨冬燕隐隐觉得有些不太对。

  按理说,退学这种事情不是应该发生在岁末吗?这会儿是刚乡试放榜还不到十天,当学生的就一点儿警觉性都没有?不知道先生打算轰走一部分,再录入新的?在这档口搞事情,活腻了不是?

  不过,杨冬燕也没直说,横竖成不成都试试看,万一运气呢?

  事实证明,窝头的运气确实不错。

  其一,他刚好摊上省学将几个学生扫地出门。

  其二,他本人就在省城里,且省学里还有闵秀才这个熟人通风报信。

  其三,因为年岁的缘故,他在负责入学考核的先生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反正见到是他,那先生当下就眼前一亮,忙招手让他过来,一脸和蔼的提了几个问题,随后大手一挥,就这么定了下来。

  窝头很是高兴,回家的路上都是一蹦一跳的。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窝头才知道,原来人家先生本来就是想录取他的,只是觉得他年岁还小,可以再打打基础,明后年再过来更适合一些。哪知,省学里忽的出了一些意外,又再度看到了窝头,心道有缘,就索性定下来了。

  这回,闵秀才没跟着一起来,只是在省学门口跟魏家祖孙俩分开时,说了一些话。

  反正省学这边啥都有,魏家最多也就是准备一些贴身衣服,如果怕冷的话,多带一床厚被褥。像笔墨纸砚之类的,想带也可以,毕竟省学的东西虽然是免费的,但在数量上还是有所限制的。

  杨冬燕回家后就跟家里人说了这一喜讯,又吩咐方氏帮窝头准备东西。准备东西倒是容易,哪怕真就略有遗漏的,自家就在省城里呢,想要些啥都方便。

  方氏喜得眉开眼笑的,这会儿全然忘了自己先前还对闵秀才有所介怀,直道闵秀才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啊!

  再转念一想,方氏更乐了:“也亏得咱们在县城里捎带了他过来,不然他又不知道咱们家搬了新家,就算有心想要支会一声,去旧的那处小院子寻咱们,那也寻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