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064章(1 / 2)





  第064章

  最终陪同窝头去省城参加院试的, 还是只有杨冬燕和方氏。

  很简单啊,真让小杨氏跟方氏调个个儿,那一路上的活儿谁来干?小杨氏就是个祖宗, 不愧是跟杨冬燕一个娘家出来的。可要是让方氏也跟着去了,那家里的三只小猪谁来管?

  杨冬燕还是那句话。

  “等你生出儿子,再等你儿子考过县试和府试,到时候就让你陪着一同去省城里。”

  小杨氏满脸绝望,哪怕一切顺利, 不得十年以后啊?

  带着小杨氏的不甘不愿,杨冬燕一行人还是顺利的启程去了省城。

  同行的人还不少, 包括了窝头的跛脚先生。

  饶是杨冬燕这种不太了解科举细则的人,都忍不住多瞧了跛脚先生几眼,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尤其等他们到了省城以后, 马车停在了贡院附近的客栈上, 这两条街的客栈如今住满了读书人, 看向先生的眼神充满了怪异。

  “客栈房舍不够住了,咱们索性在省城里赁间小院子住吧。”杨冬燕倒是没去管别人的闲事,只是盘算着, 他们至少要在省城待月余时间, 住客栈格外得不方便。

  方氏和窝头自是毫无异议, 先生等人虽是同行者, 却不会插手这些琐事。

  杨冬燕就将行李暂时寄存在先生的房内, 自己则带着方氏和窝头, 外出寻找空闲的房舍了。

  “娘,咱们要上哪儿去找房舍?先前在县城里, 大牛说是寻了大半年, 才碰上一家要卖房子的。”方氏一脸的担忧, 她觉得还不如暂时住在客栈里,哪怕房舍不够,他们仨住一屋总是可以的,别的读书人自然会去找同窗好友拼在一起住的。

  可惜她说了不算。

  杨冬燕问了下路人,不久之后就找到了牙行。有了专业人士的帮忙,当天下午就将房舍定了下来。

  房舍不大,离贡院也不算特别近,属于正常走路至少要走两刻钟的。不过,优点也不少,房舍九成新,里头家舍一应俱全,虽说略小了点儿,可他们就三个人,完全够住的,且相当得安静。

  对于最后一点,窝头是最满意的。

  去年来省城考院试的时候,他们就是住在客栈里的。旁的倒是没啥不方便,可吵闹这个事儿却是没法子的。有人挑灯夜读,也有人天不亮就开始洗漱,再加上客栈还包了吃食,经常有人在大堂里高谈阔论,想不听都难。

  当然,去年窝头没通过院试的主因,还是因为他学识不够,倒是没必要怪罪到环境上头。

  有方氏在,收拾个小院子快得很。

  杨冬燕索性安排方氏收拾院子,自己跑去客栈将行李搬了过来。至于窝头,就先待在院子里好了,就快考试了,还是少往外头跑更稳妥一些。

  等杨冬燕走了,方氏还纳闷呢:“你奶咋了?啥时候变得那么勤快了?还主动说要去客栈搬行李……咱们的行李是不算多,可她平常连饭菜都不端的人,还能乐意搬行李?”

  窝头无言的望着他娘,半晌才提醒道:“二婶不在呢。”

  “也对,没人替我挨骂了。”方氏果断的住了嘴,提了屋里原先就有的水桶往外头走,跟人打听水井的地点去了。

  事实证明,方氏对杨冬燕还是非常了解的。

  杨冬燕压根就是两手空空的回来的,至于扛着行李的,则是客栈的店小二,后头还跟了个提着大食盒的伙计。

  “东西放下,你们可以走了。”杨冬燕摸出铜板给了俩人,很快就将他们打发走了。

  干活是不可能干活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在杨冬燕的金钱攻势之下,小院子很快就有了生活气息。方氏花了两天时间,将这屋子里外都收拾一新,还去买了柴禾木炭,购置了锅碗瓢盆,一副打算长期安家落户的模样。

  杨冬燕其实也是这么打算的,不过她没想过要将这个小院落买下来,而是托了帮他们租赁这院子的牙人,留意一下省城的房舍。

  她的要求特别之多。

  又要地段好,离贡院近一些,还要足够清静不吵闹。又说院子不能太小,房舍也不能太少,还讲究一个坐北朝南,要求房舍合眼缘,最好是那种自带水井的……

  拉拉杂杂的要求一堆,差点儿没把牙人给整懵了。

  好在,省城可不是区区一个小县城,如此之大的地方寻个合心合意的宅院,其实还是很容易的。

  ——前提是有钱。

  杨冬燕有钱啊,她上省城来的时候,在兜里揣了二百两银子。

  当然,这点儿吃吃喝喝是足够的,买房舍是绝对不够的。但是没关系,有事找儿子。

  ——歪,儿子啊,你们老娘又上省城来考院试了!

  ——资助一点儿路费生活费啊!再给点儿祝福好吗?

  很难形容刘家兄弟二人得到老太太最新消息时,那精彩纷呈的脸色。

  不过,想起上回那无比惊悚的“媒婆上门”,刘家兄弟就觉得考科举也还能接受,那就给钱给书籍,临阵抱佛脚还是很管用的。

  再就是,给祝福吧!

  却说永平王府二房的小儿子刘侾,他去年就跑掉了,理由是爹娘都不关心他,唯一拿他当成心肝宝贝的祖母又没了。他不要参加科举,他要去游学,顺便去他祖母的老家走走看看。

  想法就很美,然后出去没半年,他就被逮回来了。

  他爹娘说得很明白,无论怎么说今年的乡试都不能放过。哪怕明知道考不上,也要考。但他们同意等乡试结束后,送这倒霉孩子去北方游学,到时候一路上的安排都没问题,王府会负责到底的。

  刘侾前脚答应,后脚又开溜了。

  气得刘二老爷差点儿忍不住爆粗,他堂堂二榜进士,怎么就偏生摊上了这么个祸害玩意儿呢?

  “老太太都一心考学,他怎么就不能跟老太太学一学呢?白瞎了老太太生前这么疼惜他,他就不能考个状元让老太太高兴一下?”

  刘二老爷简直要被这儿子气傻了。

  然而,二太太却是一脸同情的看着他:“咱儿子考不上状元的,就他那学识,搞不好就是因为知道乡试通不过,才故意提前开溜避开的。比起这个,我倒是觉得老太太更能耐一些。”

  “你的意思是,老太太能考上状元,咱儿子不能?”刘二老爷惊呆了。

  二太太迟疑了一下,纠正道:“我的意思是,哪怕某一天老太太都考上状元了,咱家侾哥儿依旧……”

  夫妻俩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行叭,横竖刘家富贵无双,哪怕是二房的嫡幼子,想要一生富贵荣华,也是没问题的。

  只有一件事儿。

  二太太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咬牙道:“我想我大概明白老太太为何人都没了,还是坚持在阴曹地府考科举了。”

  “为什么?”

  “因为老太太有个状元梦,既然儿子、孙子都不争气,她就索性自个儿上了!”二太太如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