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危中求机(1 / 2)





  “给我一双雨鞋!我要男款的!”

  “我要小脚款的, 我要买回去孝顺我娘,你们都让一下。”

  黄梅季节到来之前,不出罗夏至的所料, 这“飞龙雨鞋”果然成为了本季爆款, 销售火爆,供不应求。

  本来销售海外雨鞋的柜台在时迈百货的二楼。今年罗夏至特意为梁少龙的雨鞋在一楼新设了一个面积大于楼上两倍的柜台, 并且早早地就屯了上千双各色雨靴雨鞋。

  谁知道,昨天刚一开卖, 不过半日的功夫, 居然卖的连一双都没有留下了。

  本来很多人是冲着“黑妹”喻美惠的广告牌来的,说起来这是她正式息影前,最后一个商业广告了, 而且还是以《新女驸马》里冯素珍的造型和邹璇儿一起拍摄的。

  这“飞龙雨鞋”柜台在开售前,放出消息,前一千名购买的雨鞋的客人,可以拿到喻美惠和邹璇儿两人亲笔签名的海报一张。所以前一天晚上, 连夜冒雨撑伞来排队的,基本都是她俩的影迷。

  结果大家发现,这国产雨靴不止只有海报好看,比起舶来品还更加便宜。款式也是新颖好看, 穿在脚上不但防雨, 还舒适的很。尤其是给小脚老太太们设计的雨鞋, 发前人之未有。哪怕后面没有了附送的海报,前来买鞋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一时之间, 口口称赞, 半天功夫, 悉数售罄。

  梁少龙即刻安排司机, 将苏州仓库里的库存送到时迈百货。这边车子刚开到时迈后门,箱子根本没有进他们仓库,就直接被拿到柜台前头销售去了。

  果然是应了罗夏至之前说的话——这个雨靴啊,应该是用不着仓库的。怕是直接从你的生产线下来,就直接在我的柜台上被卖空了。

  这边雨靴热卖,苏州工厂每天加足马力不断生产。广州那边罗夏至的生胶厂也是日夜生产不停工。郑杰森已经足足有几个月都不能回上海了。

  罗夏至体恤他和妻儿长期分离,为他在广州买了一栋别墅,又将他的妻儿都送了过去,让他们全家团聚。又嘱咐他好好在那边工作,开始筹备橡胶工厂的二期工程吧。

  郑杰森收到这样的礼物,自然又惊又喜,不过也随即苦笑:老板的意思,他这以后就要常驻广州了。不过他本来籍贯就是广东人,父亲那辈来上海打工。如今这样,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不止上海有黄梅季,广东的雨季比上海来的更长。罗夏至都能想象,之后雨鞋运到香港时迈百货后,将会引发怎样的热潮了。

  罗夏至和梁少龙的雨鞋橡胶生意做得如火如荼,但是上海其他的商贩们,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日本商会从前几个月开始,就不断派人上门联系上海的中小型商家,尤其是工厂。

  他们一开始只是接触那些濒临倒闭,营业情况不佳的工厂,以“合股”的名义,与老板们商量入股,拯救工厂,维持繁荣。陆陆续续地,就连一些本来经营状况不错的工厂也被他们找上。

  比如,黑妹牙膏、大头火柴、老马痔疮膏、仙鹤热水瓶等经营了十几年的老牌国货。他们不但是“中华-国货推进会”的成员,也是时迈百货和摩登百货合作多年的供应商了。

  “这情况,我们一定要和罗三爷商量商量,如何应对。不然我们真的要被日本人给活活逼死了!”

  位于四马路的“一品香”番菜馆里,几个老板特意摆了一桌酒,拒绝了老板去隔壁“书寓”请“女先生”来弹琴助兴的好意,只是一群男人们在这里喝酒清谈。

  “是啊,喻老板,你是不知道啊,已经有人走投无路自杀啦……”

  说话的是“仙鹤热水瓶”的老板何连年,他的“仙鹤热水瓶厂”不但生产热水瓶,还生产各种玻璃制品,很是洋派新潮,行销中国多个省份。在上海财富榜单里,也算是排的上号的人物。

  “说是‘合股’,其实就是硬逼着我们签高利贷,让我们从日本商会那边贷款。这贷款的利息可比我们去普通银行借贷要高多了,虽然一时看上去公司有了资本,可以恢复生产。但是生产出的东西,要优先‘低价’供应给樱花百货和其他的日本商店……这,忙了一圈,可能到最后连利息都还不上,这不是‘饮鸩止渴’么?”

  “关键是,如果是那些本就经营不下去的工厂,被他们逼着贷款就算了。老夫的工厂,经营良好,运转正常,偏偏也要被‘合股’。而且他们还要占大股,有决策权,这不是逼着我把工厂让给他们日本人么?”

  何老板气的,捏着水晶酒杯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我们这些人,为了这份家产,胼手胝足,经风沐雨,从大清末年一直拼到现在,好不容易才有了如今的身价。日本人居然想要借鸡生蛋,李代桃僵。到时候,这商号工厂上,虽然挂着的是我们中国人的牌匾,但是内里已经全然被日本人架空……哎!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

  喻老板放下刀叉,沉痛地说道。

  此言一出,众人有人义愤填膺,有人长吁短叹。一时间,富丽堂皇,雕梁画栋的番菜馆里,一切愁云惨雾。

  “何老板,你说有人‘走投无路’是什么意思?”

  有人好奇问到。

  “不就是‘大头火柴厂’的老板,杨大头啦。”

  何老板拍了一下大腿,“说起来,他家的女儿前年年底,还和喻老板的女儿一起参加过‘时迈小姐’的比赛呢。现在杨大头被日本人逼得去跳黄浦江了,她女儿也不知道流落到什么地方了。”

  “火柴厂的生意不是很好么?洋火供不应求啊!”

  “就是因为供不应求!日本人也不知道用了什么下流办法,断了他们厂子硫磺进货的渠道。工厂不能正常生产,导致他们都无法按时交货。然后日本人的火柴厂就趁虚而入……哎……杨老板也真是的,那么多大风大雨都过来了,居然这时候想不开,跳江去了。”

  “就跟喻老板的牙膏厂一样,背后一定有日本人使坏,推波助澜。”

  众人纷纷点头。

  喻老板之前被人诬告,几乎是追着打。幸好后来罗三爷出手,媒体那边才停息了下来。

  之后再去问究那几个说用了牙膏觉得不舒服的人,才知道他们竟然是收了日本人的好处费,才出来诬告的。

  只可惜,这些小人,胆小如鼠,没有一个敢出来指证。不然他们一定要把事情弄大,最好弄到工部局法庭上去。这些工厂很多都是开在租界的,工部局总不见得一味袒护日本人,不管他们的死活吧?

  “我们上海商界……不,华东商界,关系着中国经济的存亡。诸公,我们一定要努力团结,坚决不能让日本人的阴谋得逞。”

  众人纷纷点头。

  “等罗三爷这次从广州回来之后,我们就推举他为‘上海工商总会的会长’。对上海工商界做出一番整顿,尤其是股权股份,投资比例,出货渠道这一块,都要立下明确的规定。”

  “是!我们不能自相残杀,让外人夺取渔翁之利。”

  众人纷纷赞同,只等着罗夏至从广州回沪,好共商大举。

  放完暑假,罗婉仪就是高中生了。罗家经过几次讨论,加上她本人的意愿,决定还是到香港念书。以后也方便考取香港的大学。

  一方面,是因为目前上海的形式波云诡谲,留在上海恐怕有大变动;另一方面,是因为罗夏至和罗云泽已经渐渐地把商业的中心转移到了香港和广州这边。甚至在香港已经置业,买下了几处房产和广阔的地皮。

  笑笑虽然年纪还小,对于经商却很有兴趣。她决定念书之余,到商行和百货公司多学学看看,罗夏至对此很是满意,吩咐经理们有空多教教她。

  兄弟俩在香港送完了笑笑入学,又坐船去海南岛视察了新买的土地。

  在这片炎热的土地上,已经被种下了千株橡胶树苗。很快,这里就会成为国内面积最大的橡胶园,为罗氏和其他国内的橡胶生产厂,源源不断地提供生胶原料。

  南洋的橡胶园再大再好,那都是在外国人的领土上。万一海上的航运出问题,国内那么多厂子就要彻底歇菜。凡事还是要做两手准备才好。

  赶回上海的时候,已经出了雨季,来到了炎炎夏日。

  不过这上海的天气再热,也不比不上前来火车站迎接他们两兄弟的上海商界同仁们的热情。

  兄弟两人是坐船回的上海,这还没走下船舷,就看到码头上彩旗招展,人山人海,把这两人硬是吓得一跳。

  “搞什么?莫非是这艘船上有哪位知名影星,或是什么文坛旗手,他们是来接风的?”

  罗夏至摘下鼻子上的墨镜,看着下面欢呼的众人,一脸莫名其妙。

  “三爷,他们叫的好像是你的名字。”

  黎叶凑过脑袋低声说道。

  “罗大爷!罗三爷!你们可回来了!”

  众人见到罗氏兄弟俩,仿佛见到了菩萨似的,那激动的眼神,就像是被救赎了一般。

  “到底怎么了?以前我出差回上海,也没见到这种阵势啊?”

  罗夏至指着下面,转头问他大哥。

  “怕不是什么好事……”

  罗云泽摘下帽子,满脸凝重地说道。

  几人下了船,以坐船多日,身体状况不佳为由,婉拒了商业同人们共赴接风宴的请求。

  在赶回罗公馆的同时,黎叶先行一步离开,打听这段时间上海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些都还算有点身价的老板们都要疯了。

  一问之下,真的是吓了一跳。

  “沙同那个老狐狸居然撤了?”

  罗夏至在罗公馆里略作修整,刚吃了晚饭,黎叶就匆匆来报。

  所言的消息,让兄弟俩都是一惊。

  “他开始抛售地产了么?”